┆    
当前位置:甘肃电讯生活频道饮食健康

跨岛发展助力厦门特区从“大变身”到“大变样”

来源:本站整理  发布时间:2020-08-29 06:17:36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

  (特区40年)跨岛发展助力厦门特区从“大变身”到“大变样”

  中新社厦门8月28日电 题:跨岛发展助力厦门特区从“大变身”到“大变样”

  中新社记者 杨伏山

  历经特区40年的发展,厦门正在推进跨岛发展、建设高素质高颜值现代化国际化城市,这也成为厦门人前行动力与奋斗激情的新目标。

  日前,包括厦门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在内、总投资达475亿元(人民币,下同)的厦门东部体育会展新城产业集群首批17个项目,在厦门岛外翔安区集中开工建设。

  中新社记者在新体育中心项目工地现场采访,身处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片区刘五店社区,隔海眺望,位于岛内湖里区的五缘湾大桥赫然入目,近在咫尺。

  厦门经济特区40年前获批设立时,就限定在湖里工业区面积仅有2.5平方公里的土地上。其后,厦门于1984年、2010年经历特区范围扩大到全岛131平方公里以及扩大到全市,涵括全市岛内外1699平方公里的两次“大变身”。

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" >
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" />资料图为连接厦门本岛与岛外海沧区的海沧大桥。 中新社记者 王东明 摄

  历经40年风雨历程,如今,海那边的五缘湾,已是汇集逾6000家企业的总部集聚区、高端商务区,冠上“城市新客厅”雅称;而海这端的翔安区,则成为厦门推进“岛外大发展”的主战场、主阵地,将崛起一座全新的体育会展新城,岛内外发展空间行将相连。

  2002年6月,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来厦调研,提出“提升本岛、跨岛发展”战略,为特区跨岛发展,做大做强描绘出崭新而清晰的蓝图,成为厦门推动特区发展的根本遵循。

  2010年初,厦门大手笔启动岛内外一体化建设战略,将城市建设重点由岛内转向岛外,发展目光从岛内扩至厦门全局,岛外建设步伐大为提速。

  为贯彻“提升本岛、跨岛发展”战略,厦门市于去年作出“岛内大提升、岛外大发展”决策部署,努力形成“一岛一带多中心”城市格局。福建省委书记于伟国日前在厦门集美调研时表示,跨岛发展拓展了厦门发展的空间。

  总投资8.9亿元的6个交通大提升项目日前举行集中开工仪式,其中厦门大桥“四车道改六车道”改造加固项目,是目前中国内地最大的跨海大桥加固设计、施工和EPC项目,对厦门加快推进跨岛发展和建设高颜值城市颇具重要意义。

  该市交通运输局称,建成于1991年的厦门大桥,和其它连接岛内外的跨海大桥海沧大桥、集美大桥、杏林大桥和海底隧道翔安隧道“四桥一隧”,按其通行能力计算,高峰期车流量已基本饱和,进出岛通道建设,已成为该市《岛内大提升岛外大发展交通提升三年行动方案》的重要内容。

  与此同时,厦门在建的第二东、西通道进展顺利,预计第二西通道(海沧隧道)有望于明年完工、第二东通道(翔安大桥)将在2022年完工。

  岛外各区在建项目亦纷纷提速:

  今年以来,集美区实现落地项目171个,预计投资总额328.55亿元;海沧区全力发展集成电路产业、总投资超300亿元的集成电路产业项目正加速推进;同安区今年上半年有23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,投资总额逾80亿元;翔安区则有新增入库项目318个,投资总额1063.77亿元,实际利用外资完成年度任务的83.33%,完成比例位列全市第一。

  岛外城市建设也如火如荼展开,海沧新城、集美新城、同安新城、环东海域新城等四个岛外城市次中心建设全面加速,厦门新机场、东部体育会展新城等八大片区成为岛外经济强劲发展的新增长点。

  厦门城市发展重心,正在更多地将眼光转向岛外,该市在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上,将全市划分为13个优化开发区、11个协调开发区、12个重点开发区和8个重点生态功能区。其中,协调开发区为岛外优化开发的区域,着力补齐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领域短板;重点开发区在岛外四个区,着力培育特色产业集群,是支撑该市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地区。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放在岛外的同安和翔安区。

  当下,厦门拟用三到五年时间,率先实现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超越的新目标。而跨岛发展的提速,使厦门提出的“一年有突破、两年见成效、三年大变样”目标,正一步步从愿景变成现实。(完)

(window.slotbydup = window.slotbydup || []).push({ id: "u5891748", container: "_i630znox87b", async: true });



免责声明: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.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,请联系编辑删除.

Tags:

友情连接| 网站地图

Copyright © 2010-2024 gansudx.net 甘肃电讯. All Rights Reserved .
邮箱:1837655332@qq.com